首页

四川攀枝花亚兮s调教

时间:2025-05-25 17:08:11 作者: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浏览量:87188

  中新社雅加达5月25日电 题: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加入雅万高铁项目,来自印尼的蒂妮收获颇丰:“这段经历让我得以与来自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团队合作,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作为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一员,32岁的蒂妮深切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高科技融合的独特氛围。她被中国春节习俗等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同时也积极向中方同事介绍印尼特色美食。蒂妮说:“彼此的欣赏与理解,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5月24日,雅加达哈利姆站停靠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由中印尼合作共建的雅万高铁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截至2025年5月20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930万人次,预计全年客运量将较去年增长10%以上。

  这条高铁不仅为印尼民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也有效推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表示,雅万高铁已成为中印尼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促进了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

  雅万高铁让雅加达到万隆间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0分钟,改变了许多印尼人的通勤方式。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更紧密,生活更便利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万隆人,蒂妮是这条高铁的直接受益者。

  “雅加达到万隆只需要40分钟,过去难以想象,现在却成为日常。”常往返于两地的乘客塞普提亚万说。

  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中方董事张明介绍,雅万高铁以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受到印尼民众广泛欢迎,许多乘客慕名而来,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

  这条铁路也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2025年第一季度,超过8.7万名非印尼籍旅客搭乘雅万高铁。

  雅万高铁带动人流加速涌动,高铁经济带雏形初现,沿线车站涌现出快餐店、冷饮店、咖啡馆等新业态。

  在德卡鲁尔站,咖啡店主维多表示:“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自从高铁站建好后,客流多了,生意也好了。”

  卡拉旺站周边集聚了汽车、电子、家电等产业园区,是印尼的工业重镇。随着雅万高铁的开通,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50多家企业在此落户。

  印尼官方数据显示,雅万高铁使用电力驱动,每年节省燃料成本近2亿美元。2019至2023年,该项目为雅加达和西爪哇贡献了近6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员哈亚提·诺馥思认为,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提升了印尼的基础设施水平,更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5月24日,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与停靠的列车合影。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雅万高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中印尼两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在设计与运营中,雅万高铁处处融入印尼文化元素,从车站建筑风格到座椅内饰,中国高铁技术与印尼传统风貌交相辉映。

  截至目前,约4.5万人次印尼员工通过“师傅带徒弟”等方式,接受了中方提供的专业培训。张明介绍,在此过程中,中印尼工程技术人员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建立起深厚友谊。

  “看到中方同事喜欢印尼美食、尊重当地文化,我非常高兴。”蒂妮的感受尤为真切。

  今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作为中印尼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不仅增强了印尼各界对中国技术的信任,也悄然改变了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如今,越来越多印尼人以雅万为荣。”曾参与项目建设的华人张展伦说。

  张明表示,雅万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惠及民生的发展之路。许多印尼人亲切地称它为“我们的高铁”,这份认同感正是中印尼民心相通的真实写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凝心聚力促改革|义乌故事

9月27日,杭州19届亚运会沙滩排球项目女子金牌赛在宁波半边山沙排中心举行,中国队组合薛晨、夏欣怡2比0战胜日本队夺得金牌。图为薛晨(右)在比赛中。

停火结束后,24小时内超7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于以军袭击

天目盏源自于杭州附近的天目山。南宋时期,天目山因接近都城临安,以及水运便利、原料丰富、人力充裕等因素而兴起陶瓷业,盛产黑釉瓷和青白瓷。至今当地还留存古窑遗址27座。2013年3月,天目古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高法:贯彻从“治罪”到“治理”理念 促进森林生态有效修复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讲求科学方法 系统推进改革——三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从留学生到中国媳妇 印尼华裔乐享在华生活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赵建民说,台湾当局现任领导人上台以来,民众对其施政效果尤其两岸政策并不满意。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料将令台湾付出更多经贸、防务代价以换取所谓“保护”,但不相信美方会协防台湾的台民众远超相信者。这都为民进党当局敲响回归现实的警钟。

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

建立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印发实施《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响应流程、信息管理发布和保障措施等,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海上溢油污染应急预案体系。强化海洋环境风险排查,组织环渤海三省一市完成5400余家涉危化品、重金属和工业废物以及核电等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开发全国海洋生态环境应急指挥系统,构建集通信、监测、决策、指挥、调度于一体智能化平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化能力。开发“油指纹”鉴定系统,累计采集原油样品3200余个,基本实现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平台油样采集全覆盖,为解决海上溢油事故责任纠纷、开展溢油污染损害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